
在PLC工業控制EMS中,通信電纜受到電磁干擾導致數據傳輸錯誤,如何通過增加屏蔽和調整通信協議來解決問題?(筆記)
通信電纜(如RS485、工業以太網)受干擾導致數據錯誤,需通過屏蔽增強物理抗干擾能力,結合協議優化提升容錯性
措施一: 屏蔽增強
電纜選型與屏蔽層處理
選用雙層屏蔽電纜(內層鋁箔 + 外層編織網),內層屏蔽單端接地(接 PLC 側地),外層屏蔽兩端接地(接 PLC 地和從機地),適用于高頻干擾(如射頻干擾)
電纜穿金屬管鋪設,金屬管與設備接地連接,形成二次屏蔽;避免與動力電纜平行,交叉角度≥90°,間距≥50cm
連接器屏蔽
通信連接器(如 DB9、RJ45)采用金屬外殼,外殼與電纜屏蔽層及設備外殼可靠連接(通過螺絲或導電膠)
措施二:通信協議調整
增加校驗機制:從簡單校驗(如奇偶校驗)升級為強校驗(如CRC16、MD5),確保接收端能識別錯誤數據
重傳與超時機制:協議中加入重傳邏輯(如連續 2 次接收失敗則請求重傳),設置合理超時時間(如根據傳輸距離設 50~100ms),避免死等
降低波特率與縮短幀長:高波特率抗干擾差,可降至原波特率的 1/2(如從 1Mbps 降至 500kbps);減少單幀數據量(如從 256 字節減至 64 字節),降低單次傳輸被干擾的概率

案例:
//yxgc.net/solution/newpath17376995399036/index.html